紫陽蒸盆子,較早發源于紫陽縣漢王鎮,先是漢江艄工歇腳歡聚時的薈菜,后來發展為除夕團圓飯上的壓軸菜。紫陽蒸盆子是陜西安康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。紫陽蒸盆子制作頗為講究,原料須有全雞(土雞)、豬蹄、蓮菜、紅白蘿卜、黃花、木耳、香菇、雞蛋餃子、水發墨魚及其它干菜,調料油有大茴、草果、桂皮、花椒、干辣椒、食鹽等,用盆具盛之,用大鍋隔火而蒸,原料和調料分步入盆,時間較少不能低于4小時。這道菜原汁原味,湯醇肉香,色香味俱佳。紫陽蒸盆子,用料之糜費,時間之冗長,程序之繁瑣,做工之講究,稍有差遲則口味大逮,非一般地域所能為,它當之不愧地成為較具特色的紫陽傳統大菜。
1、紫陽蒸盆子用料極其講究,雞要本地仔母雞,其它青菜及香料都要當地土產,稍有差遲則口味大變。
2、紫陽蒸盆子湯鮮肉香,色香味俱佳。
3、紫陽蒸盆子上席與小菜搭配,較具地方特色。
雞蛋餃子是將雞蛋打入碗中,用筷子攪勻,然后用大鐵湯勺,在爐灶上面燒燙,抹上豬油,在用調羹舀如雞蛋,做成餃子皮,半熟之際,包入準備好的新鮮肉餡。